新闻中心

学院新闻
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马院这场校友讲座解锁“智能+”学习新范式

发布日期:2025年10月02日 19:12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本网讯(通讯员 吴志伟 李嘉瑶 曹惠如)近日,天行平台_天行(中国)明德楼100会议厅内掌声阵阵,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“校友面对面系列讲座”第一讲在此火热开讲。讲座以“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历史与发展——AI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”为主题,特邀我校2013届优秀校友、电子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刚博士主讲。

ADCD8

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AI赋能”:技术如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插上翅膀?讲座中,刘刚博士以“技术服务理论”为主线,用“数据、算法、算力”三大关键词串联起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。他从互联网本质切入,通过医疗影像识别、智能健身教练等生活化案例,生动解析AI技术如何深度渗透大众生活。“当AI遇上马克思主义理论,我们不能被工具替代,而是成为工具的‘操控者’。”这一观点迅速引发全场关注。刘刚进一步阐释:“马院学子要善于学会用AI快速整合文献、梳理理论框架,把更多精力放在深度思考上;成为‘理论创新的思考者’,警惕‘AI依赖症’”。他特别强调,合理使用AI的关键在于“让技术成为深化理论认知的‘加速器’,而非思想懒惰的‘避风港’”,同时还要认清AI面临的风险挑战。

72D84

考研科研“干货”+ 师生互动“温度”:这场讲座不止于“技术科普”。除了AI与理论的融合,刘刚博士还结合自身考研和科研工作的成长经历,分享了考研备考策略与科研入门方法,鼓励在场学子在学术征途中锚定目标、坚持探索,在突破自我中解锁科研新可能。

C19D4

互动环节中,“学习AI对将来从事思政教师岗位有什么作用呢?”的提问引发热议。刘刚答道:“师范生最大的优势,恰恰是AI无法复制的‘教育温度’,技术可以生成课件,但无法替代对‘人的本质’的深刻追问;可以统计数据,但无法复刻对‘社会规律’的辩证分析;在思政课堂上,一个鼓励的眼神、一次即兴的讨论、对学生困惑的即时回应,这些“情感交互”正是教育的灵魂,未来的思政课,应该是‘AI提供工具+教师注入灵魂’。”

整场讲座以“技术服务于人”为基调,既解析了AI赋能理论的“方法论”,又传递了“奋斗者永远在路上”的精神力量。正如同学们在反馈中所说:“我们不仅学到了怎么用AI,更懂得了为什么而学,在智能时代,守住马克思主义的‘魂’,用好技术工具的‘形’,才能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”

一审:吴志伟 二审:曹惠如 三审:高丹


友情链接 / Link

版权所有:天行平台_天行(中国)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
地址: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:425199 电话:0746-6381304    技术支持: 天行平台_天行(中国)开发者协会